看《洛丽塔》,作者在后记中说,“教文学的老师动辄会拿出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?’ 或者还有更糟的‘这人是想要说什么呢?’ 一类的问题来问。” 他说的不是实情么?我们小学上语文课,老师布置我们的任务就是:划分段落、归纳中心思想。 也许这是对付懵懂的小孩子的好方法,造成的结果就是我现在(长大后)读一些小说,特别是外国小说,感觉到无助和烦躁:我明白了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了吗?
也许,文学的意义跟人生的意义一样,是“没有答案”的。但这不是说她们都是没有意义的。所谓“无招胜有招”、“无声胜有胜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。其实既然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如此复杂,我们又何必要求一篇文章有意义(向上的、令人振奋的?)呢?《洛丽塔》肯定有其内在含义,纳博科夫也有他的意图(为文学而文学?算了吧),只是我们不要用一般的、老旧的、已经形成的观念套在上面。
单就小说来说,中国的可能比外国的落后很多。丢弃文言文后,白话文发展时间太短,而且这段时间中国又是多灾多乱。形式单一和想象力不够,没有精神分析的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