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学习Haskell,我看的是Yet Another Haskell Tutorial,看到CPS,发现这本书写的很难懂,不知所云。后来看了wikibooks上面的文章,明白了一些。这里是一个总结,也还不错。

CPS到底是个啥?拿例子看比较容易。比较如下代码:
add (square x) (square y) 和CAS style的:
pythagoras’cps x y k = square’cps x $ \x’squared -> square’cps y $ \y’squared -> add’cps x’squared y’squared $ \sum’of’squares -> k sum’of’squares

CPS有点像倒置过来的写法,而前者则是普通的堆栈的写法。那这样CPS有什么有优点呢?

在Java中类似的写法有stringBuffer.append(“A”).append(“B”).append(“C”),IO API中好像也有类似的方法。(在《The Productive Programmer》里面管这个叫做连贯接口 fluent interface…)

感觉有点类似管道(pipe),前面的square把结果(这里就是k)传到下一个function,这样一个个串联起来,而k起了连接的作 用。而像add( square(x), square(y))这种方式每个func相当独立(primitive),最后有一个组合(mash-up)的过程。

而这种方式才让“从某个点停止,然后继续执行”成为可能,因为这样没有堆栈。add( square(x), square(y))这种方式会生成临时变量,会有running context。而pipe某个节点的状态就是pipe的全部,是继续“流”下去所需的所有内容,这个function是可以“重入”的。这里“流”下去就是“延续”的意思。

这种状态保存其实很多地方都有,比如http session,比如进程上下文(进程也可以sleep后再重新载入,或者恢复),但是CPS则粒度更细,可以在代码级上的重新载入,“重入”精确到某行代码。而Spring web flow这种流程级的则是精确到了flow中的某个节点,比较代码级的天书一样的代码,流程级的引入进来还是比较好的一个折中。当然这样的话,跟CPS就关系不大了。

我很早前读过跨越边界: 延续、Web 开发和 Java 编程,当时不甚理解,现在拿Haskell做例子,才明白原来这里面实现起来还是很绕的。